如果您在去年年底刚刚购买了2025款宝马5系,如今看到4S店26.3万元的裸车报价,恐怕会感到十分沮丧。这款曾经落地价超过40万元的豪华C级轿车,在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内,价格已大幅下滑,几乎成为“价格屠夫”。

宝马5系的“跳水秀”并非简单的库存清理,也非促销策略的调整。这是中国豪华车市场裂变的缩影,反映了这家德国汽车巨头在市场压力下的真实写照。

从“拒绝价格战”到“陷入降价泥潭”,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转变究竟经历了什么?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过程。

宝马5系大降价,老车主心酸,问题何在

半年跳水18万,宝马5系“砍价速度”比国产SUV还猛

26.3万裸车价,前提是贷款买车。”——这是5月29日,北京某宝马4S店销售员对一位客户给出的最新报价。

要知道,这可不是老款清仓,而是2025款宝马525Li豪华套装,去年12月上市,妥妥的新车。

算上购置税、保险、上牌等杂费,整车落地价格仅为32.5万元左右。而在刚上市那会儿,这款车的指导价是44.99万元

这不是“官降”,这是血淋淋的“跳楼价”——18万元的蒸发,足以买一辆小鹏P7比亚迪汉了。

更离谱的是,这还不是孤例:

  • 宝马3系最低落地价逼近22万;
  • 宝马X3部分版本终端优惠高达10万元;
  • 宝马i3、iX3等电动车型早已常态化跳水。

这已经不是“优惠促销”,这是品牌自我消耗。


曾经高傲的宝马,为何低头?

其实早在去年7月,宝马中国还高调宣布退出价格战,表示“要保持品牌价值,不随波逐流”。

可现实打脸来得飞快。

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宝马在中国销量同比下滑17.2%,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单一市场。

背后的逻辑很简单:

  • 消费者不再迷信BBA
  • 新能源强势崛起,智能化倒逼转型
  • 年轻人预算更敏感,对品牌滤镜降低
  • 宝马在电动化转型上,明显慢了半拍。

豪华不等于老派,中国人对“宝马”这套不吃了

过去,中国消费者买车的第一诉求是“有面子”。

宝马5系,不只是“开起来爽”,更是身份的象征、谈生意的通行证。但现在,局面完全变了:

  • 同价位,比亚迪、理想、蔚来给你智能座舱+辅助驾驶+大空间;
  • 宝马呢?给你的是“机械驾驶感”+“过时内饰”+“选配一堆”;
  • 而且还得“被贷款”、被捆绑销售、被忽悠加装饰包。

一句话:体验不值那个价。

更讽刺的是,宝马5系的新款内饰升级幅度有限,除了大屏和水晶档把之外,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。

相比之下,隔壁理想L9直接上四块屏、后排娱乐、可语音全车控制,科技感溢出屏幕,关键还便宜。

消费者看得明白,眼睛雪亮,不再是“有Logo就掏钱”的时代了。


新能源的“降维打击”,让宝马们彻底慌了

宝马不是唯一“跪了”的豪华品牌:

  • 奥迪A6L终端优惠接近15万元,低配直接落地不到30万;
  • 奔驰E级也在偷偷降价,不敢明着来;
  • 保时捷雷克萨斯也开始不再坚持“高冷”。

传统豪车的“光环效应”正在消退,而国产新能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攻陷高端市场。

看看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:

  • 理想L7+L8+L9,合计卖出超7万辆,都是30万+车型;
  • 比亚迪汉、腾势N7、智己L6、极氪001,纷纷打进“豪车圈”;
  • 蔚来ET7仰望U8,甚至瞄准百万级市场。

宝马5系的“传统三件套”(品牌、操控、面子),已经不再具备压倒性优势。尤其在智能化、娱乐化方面,宝马的短板暴露得一览无遗。

宝马5系大降价,老车主心酸,问题何在

宝马的电动车,还撑得起门面吗?

有人说,宝马是“燃油车时代的天花板,电动车时代的追随者”。

确实,宝马早年推出的i3、i8在当年算是先锋,但之后就“躺平了”。

现在的宝马电动车:

  • iX3被吐槽像“油改电”;
  • i3看似便宜,但智能化体验不如极氪001
  • i5虽然新,但卖得不多,终端已经开始优惠……

而最大的问题是:宝马的电车既没有“性能极致”,也没有“智能领先”,甚至没能建立新的用户情感链接。

消费者要么买国产,要么加点预算上特斯拉Model S Plaid或者小米SU7 Max为什么要买一台不上不下的宝马i5

宝马5系大降价,老车主心酸,问题何在

:宝马,不是跌价了,是地位崩了

宝马在中国降价,不是个别事件,而是系统性“失宠”。

从曾经“加价提车的神话”,到今天“上市半年跳水18万”,宝马5系的失速,是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
这不是它不够好,而是这个时代变了:

  • 年轻人更在乎“智能科技”而不是“品牌图腾”;
  • 消费者开始“用脚投票”,不再为信仰充值;
  • 市场规则彻底洗牌,“豪车=贵”这一套逻辑,已经失灵。

未来宝马还会降吗?答案是:很可能。

The End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